市民政局紧密结合市委、市政府重点工作,全面履行基本民生保障、基层社会治理和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,为我市改革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2024年,市民政局在社会救助与慈善福利领域的成绩令人瞩目。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能力的提升,犹如一张紧密的安全网,将7.4万余名“六类”困难人员纳入动态监测,让他们的生活有了稳定保障。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,更是让1.19万名“四类人群”在低保或特困供养的支持下,得以稳步走向新生活。临时救助的及时介入,为622人次在困境中点亮了希望之光。城乡低保标准的提高,累计支出的3.38亿元救助资金,以及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带来的审批时限缩短,每一项举措都实实在在地改善着困难群众的生活。
残疾人保障和慈善事业稳步前行。残疾人“两项补贴”的动态管理和“跨省通办”,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感受到政策的温暖,100%的覆盖率是对他们权益的有力保障。“99公益日”筹集的140余万元善款,以及各类慈善救助项目惠及的3500余人次,展现了社会的爱心与互助。福利彩票销售额的增长,不仅为社会公益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,也见证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支持。
“一老一小”服务成效斐然,老龄工作统筹协调机制的不断完善,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。白山市失能失智老年人养老院项目的竣工,老年助餐、适老化改造等工作的有序推进,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安心、舒心。养老人才培养激励政策的落实,以及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的优异成绩,为养老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儿童保障政策的全面落实,孤儿保障标准的提高,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,让孩子们在关爱中茁壮成长。
社会事务管理水平的提升,体现在殡葬管理、流浪乞讨人员救助、婚姻登记和地名管理等各个方面。殡葬管理的14项惠民举措,联合整治殡葬乱收费,让群众的治丧负担大幅减轻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网络的不断完善,以及成功入选全国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,彰显了社会关爱与责任。婚姻登记的全省通办和婚俗改革的稳步推进,为幸福家庭的构建提供了便利与支持。地名管理服务的持续优化,让城市的记忆与文化得以传承。
社会组织管理的深化,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社会组织执法监察和年检工作的扎实开展,取缔非法社会组织,维护了社会正常秩序。社会组织创新孵化服务中心的成立,以及“百家社会组织进社区”等活动的丰硕成果,让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累计捐赠物资价值46万元,惠及1.3万人次,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。